- 抖音关于违规售卖宗教商品的治理公告解读与合规指南
近年来,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发展,抖音作为国内头部社交平台,持续加强对网络内容的规范化管理。2023年,抖音针对平台上存在的违规售卖宗教类商品现象,正式发布专项治理公告,旨在净化商业生态,维护社会和谐。本文将从政策背景、治理重点、商家应对策略及用户注意事项四大维度,全面解析此次行动的核心要点。
一、政策背景与治理必要性
我国《宗教事务条例》明确规定,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、破坏社会秩序、损害公民身体健康的行为,也不得借宗教名义开展违法经营活动。2021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《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,进一步细化了网络空间宗教活动的监管要求。
抖音此次专项治理正是基于上述法规,针对平台内存在的三类突出问题:
① 销售带有极端宗教符号的商品
② 借宗教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保健品
③ 未取得合法资质的宗教出版物交易。据统计,2022年第四季度平台共下架相关违规商品超5万件,但仍有新型违规形态不断涌现。
二、治理措施与执行细则
本次专项行动采取“技术筛查+人工复核+社会监督”三位一体模式:
- 智能审核系统升级:新增宗教符号识别算法,对商品标题、描述、图片中的特定文字(如“护身符”“开光法器”)和图案进行实时监测
- 商户资质核查机制:要求从事宗教文化产品销售的店铺,需上传省级宗教事务管理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
- 举报奖励通道:开通“宗教类商品专项举报入口”,对有效举报者给予流量奖励
- 违规分级处置:首次违规扣除信用分10分并下架商品,二次违规关闭橱窗功能,三次违规永久清退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平台将重点打击以下行为:
• 将普通商品包装为“宗教圣物”进行溢价销售
• 利用宗教场所直播带货,误导消费者认为商品获得官方认证
• 在商品详情页使用“保佑平安”“消灾解难”等暗示宗教功效的表述
三、商家合规经营指南
对于合法经营宗教文化产品的商家,应重点关注以下合规要点:
1. 资质证明准备
需提前备齐以下文件:
• 宗教事务管理部门颁发的《宗教用品生产/销售许可证》
• 商品来源证明(如寺院授权书、非遗传承人认证等)
• 商品检测报告(涉及材质、安全性的第三方检测)
2. 商品信息发布规范
平台明确禁止使用以下关键词:
开光、加持、功德、法力、神佛认证、消业除障、求子求财
推荐采用中性描述范例:
“传统佛教艺术摆件”“汉传佛教文化衍生品”“经国家文物局备案的文化纪念品”
3. 运营红线清单
- 禁止在直播间展示宗教仪式
- 不得宣称商品具有特殊灵性效果
- 禁止使用宗教领袖形象作为营销素材
- 商品价格不得高于同类非宗教文化商品30%
4. 应急处理流程
若收到违规通知,商家应:
① 48小时内提交申诉材料
② 主动召回已售问题商品
③ 对过往违规内容进行自查整改
④ 参加平台举办的合规培训课程
四、消费者权益保护指引
广大用户在选购宗教类商品时,应增强辨别能力:
• 核实商家资质公示页面
• 拒绝购买标榜“包治百病”的商品
• 留存交易凭证以便维权
发现违规情况可通过以下方式举报:
① 商品详情页点击“举报”按钮选择“宗教违规”分类
② 拨打客服专线400-****-****转宗教治理专席
③ 发送邮件至
五、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
据行业分析机构测算,此次治理将直接影响平台约3%的中小商家,预计2023年宗教文化商品GMV增速将回落至15%-20%,较往年下降8-10个百分点。但长期来看,此举有助于:
• 推动行业向规范化、品牌化转型
• 促进优质文化IP开发与创新
• 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宗教文化消费市场
未来监管方向可能包括:
① 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商品溯源
② 建立宗教文化产品分级管理制度
③ 推行平台与宗教团体共建审核机制
六、结语
抖音此次治理行动既是落实国家宗教政策的重要举措,也是平台净化商业生态的必然选择。对于商家而言,需主动适应监管要求,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转型升级;消费者则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念,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。随着监管体系不断完善,宗教文化商品市场必将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。
本文内容依据抖音平台公开信息及现行法律法规整理,具体执行标准请以平台最新公告为准。如需获取完整版合规手册,可访问抖音创作者服务中心官网下载。